第01:一版要闻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标题导航
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  下一期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特色海船携“利器”亮相中国船政文化城

  本报讯(记者 毛淑文 陈晓静 文/图)11月15日,万众瞩目的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州拉开帷幕。与此同时,在马尾船政文化城船政码头,两艘特色鲜明的海船——“科学”号科考船和“中国海监8001”执法船开启展览,市民们得以登船参观,亲身领略科考船的“十八般武艺”,一饱眼福。

  此次展览主角之一是有着海洋上的“移动实验室”之称的“科学”号科考船,它是我国首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、开展深海探测与研究能力的40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。

  站在“科学”号前,第一直观感受就是:有点“胖”,它是为科考活动而专门设计的。“科学”号大副孟庆超介绍,设计人员特地将科学号设计成了“短宽型”的船体结构,只有99.8米长,但型宽却有17.8米,这样的设计相对增加了海上的耐波性,并最大限度地照顾了船型尺度比和型线的优化。

  从船舷的左侧拾阶而上,甲板、船舱、船桅、驾驶台,船尾的作业操控支架尽收眼底。走进“科学”号的驾驶室,通透明亮是第一感觉,从室内向外360°均可远近观望。“科学”号集成了七大船载科学探测与实验系统,搭载4500米级“发现”号ROV等多种先进探测设备,具备综合海洋观测、探测、取样和现场分析及数据集成传输能力。

  “发现”号ROV(无人缆控潜器)是为“科学”号量身定制的重要船载设备,工作水深4500米,与母船“科学”号之间由铠装脐带缆连接,以供电和传输数据。它具有强大作业能力和平台功能,开发多种原位实验装备和工具,能完成复杂的实验流程和动作,在热液和冷泉等陆地难以模拟海洋环境中,开展探索深海极端环境下生命起源的科学实验。

  “‘科学’号可以搭载80名船员和科考队员,续航15000海里,在海上自给自足可航行60天。”孟庆超介绍,截至2024年9月,“科学”号已累计航行2800余天,航程达到40万海里。ROV潜次338个,船时课题453项,航迹遍布中国近海、西太平洋、北太平洋、中太平洋等海域。

  “科学”号运行十二年来,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生物、地质样品,支撑建成了我国迄今样品量最大、物种数量最多的深海大型生物标本库。截至2023年底,获取了逾30TB的数据,其中西太平洋关键海域综合地球物理同步观测资料为西太平洋海山、热液、冷泉等关键海域中海底高精度地形地貌研究、动力过程与物质循环特征研究、构造演化特征研究等提供了基础数据。

  “中国海监8001”执法船是福建省最大吨位的海洋与渔业执法船舶,于2014年4月在福州入列。该船长88.9米,型宽12.2米,设计排水量1750吨,船上配备有直升机起降平台、光电执法取证平台、执法水炮等高科技执法装备,是我省海洋与渔业系统最为先进的公务执法船。

  记者在驾驶台看到,这里采用了驾驶台采用360度全景玻璃的开放式设计,让船舶驾驶员能够全方位无死角地观察周围环境。驾驶台左侧配备有执法区域。“它配备了光电取证系统,能够在各种光线条件下,清晰地捕捉到违法违规船舶的行为,为执法提供确凿证据;同时还配有强声系统,能够发出高强度的声音,用于远距离传达指令或者警告,对拒不配合检查的船舶进行威慑。”“中国海监8001”执法船党支部书记、政委施庆文介绍,在船的起居甲板两侧,还配有执法水炮,它的射程可达150米,可以用于驱离非法船只、对违法违规船舶进行威慑,从而有效执行海上执法任务。

  “中国海监8001”执法船配备有直升机起降平台,这里相当于海上的一座小型机场,专为海上执法及海上救援过程中直升机起降而设计。

  自入列以来,该船先后执行过东海钓鱼岛、南海仁爱礁、黄岩岛等海域海洋维权任务11次,执行杭州G20峰会、厦门金砖会晤、遇险船舶搜救及军事演习等海上重大安保警戒任务19航次。同时,承担着我省海域渔业生产安全监管、伏季休渔监管、打击非法采砂及海域海岛执法巡查等任务,有力维护海上安全生产秩序和保护海洋环境资源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综合
   第03版:侨乡
   第04版:文化
报头
福建首家海洋文化主题书店在马尾开业
马尾区经济工作分析会暨在谈重点项目推进会召开
马尾区召开船政专题会议
庄永智专题调研船政文化城
特色海船携“利器”亮相中国船政文化城
庄永智带队开展11月份“河长日”活动
庄永智率团赴马祖开展交流活动
区领导带队开展巡河巡林活动
海峡时报一版要闻01特色海船携“利器”亮相中国船政文化城 2024-11-22 2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