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(记者 江超云 文/图)8月23日,纪念甲申海战139周年公祭活动在昭忠祠举行。船政系统干部职工,甲申、甲午海战后裔,学生代表等80人参加活动。
“开正门!”随着庄重的礼乐,昭忠祠正门缓缓打开,众人怀着对英烈无尽的哀思,迈着庄严且坚定的步伐缓缓步入昭忠祠大殿内,福建船政文化管委会和后裔代表出列,向英烈牌位献花篮。
集体默哀一分钟,行三鞠躬礼,随后众人齐声诵读《公祭甲申、甲午海战英烈祭文》,寄托哀思与敬意。
“早些年,我曾经前往英国纽卡斯尔祭拜了那五座北洋水师水兵墓,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到昭忠祠告慰甲申海战英烈,即使时隔百年,我依旧被他们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了,这对于现当代的我们来说,是非常好的爱国教育课。”甲午英烈、骑都尉兼一云骑尉林永升之曾孙林子振接受采访时,动情地说道。
为国捐躯的甲申海战英烈们的遗韵今犹在,在肃穆的氛围中,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上闪烁着坚毅的神情,他们铿锵有力地诵读着《公祭甲申、甲午海战英烈祭文》,来自福州市和平中心小学的少年黄晨曦表示,“虽然是第二次参加公祭活动,但依旧能感受到烈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,感受到自己作为少年肩上的担子,我们一定会发奋学习,传承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船政精神。”
“我个人的理解,昭忠祠不仅仅是建筑,还是一座纪念碑,每年的公祭就是一遍又一遍地擦拭这座纪念碑,弘扬烈士的英勇,呼吁大家重视中国海权精神。”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对记者说道。
据介绍,1886年,为纪念中法马江海战中牺牲的英烈,清政府在马尾建成马江昭忠祠。1920年,时任福州船政局局长陈兆锵主持重修,并在1922年将甲午中日海战牺牲的北洋海军将士在昭忠祠合祀,马江昭忠祠成为了唯一一处共祀甲申、甲午两役忠烈的祠堂,是中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专门纪念近代海军烈士的官方纪念场所,是近代海军的精神根本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