○江韫椟
“520”与“我爱你”谐音,5月这个原本与爱情毫无关系的月份被赋予了现代浪漫的含义。在周遭粉红色泡泡的“压迫”中,《爱情而已》这一部将爱情、事业、家庭生活讲得透彻的现代爱情电视剧,或许适合恐婚、恨嫁、急成家的所有人群观看。
字面拆解剧名,“爱情”,名词,特指人类间爱恋的感情;“而已”,助词,起到修饰作用表示仅止于此,意思是罢了。《爱情而已》=爱情罢了。情爱戏份缓慢开局,缓慢得直到第21集(全剧38集),男女主角才开始亲亲抱抱举高高,亲密之后的男女关系并未自此进入加速车道,而是急转直下。从片名到剧情处处“怠慢”爱情,但《爱情而已》的豆瓣8.2分是以此得来的吗?并不是。
在笔者看来,《爱情而已》的优秀在于它将“为什么要恋爱”“什么才是爱情”这两个问题讲得入木三分。
为什么要恋爱?标准答案或许是:寻找伴侣结婚成家繁衍生息是人类的使命。为了实现这个目的,“恋爱”这个伟大使命的“投名状”里到底有几成真心、几成快乐、几成生命力,在早几十年前并未纳入社会价值的考虑范畴内。
于是“长得很老实”“家庭条件不错”“很贤惠”“有稳定工作”“身高160公分”……就成为递出“投名状”的金科玉律,只要对象符合这些标准中的某几条,自己就像抄了一份满分答卷,人生已然成功。笔者并不是抨击这些代表着可靠、合适、负责任的择偶标准,而是对带着抄满分卷的心态递出的“投名状”,并期待一劳永逸地赢得满分的理所当然思想的抨击。
当现代社会人在追寻个体人生意义中更加向上向好时,恋爱已经逐步被认为是美好的人生体验,而社会传统规训却依旧是那移不开的他人凝视,重重地落在每个适婚人身上,“恋爱”已然成为一种必需品,甚至是社会人合格的标准:你依旧/坚持单身,那你不正常。
《爱情而已》男女主宋三川、梁友安因为各自职业生涯瓶颈陷入困境,“勇气”是宋三川那瞄准目标一往无前的直球进攻,“坚信”是梁友安那坚守自我不惧失败的全盘信任,他们自身的优点成为彼此救赎的光。
但要认清的是,光是重要的,但能坚定向着光跑,并无限接近光的人本身,更加重要,那正是生命力的不断来源。正如《爱的艺术》作者弗洛姆认为的,在爱情中人们应该同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幽默、欢乐、理解力和知识等等一切具有生命力的东西。《爱情而已》中的爱情不再是编剧笔下的灵丹妙药、天兵天将,而是角色成长后的顺其自然。
梁友安看见了姐弟恋的生理、心理鸿沟,宋三川正视了职业生涯的坎坷、不确定,他们心动却不迷惑于恋爱冲动,不轻易递出“投名状”,没有妄想自己只要选择了恋爱,就能顺利地步入婚姻,进而结婚生子,从而赢得满分。
在什么才是爱情上,他们自知爱情不是一张有范围的考卷,而是一场考验耐力却不追求夺冠的马拉松。他们放眼了各自的整个人生,在专业领域里扎实地成长,在对方人生中真诚且不求回报地付出,在给予中感受到了自身的强大与对方的坦率。如果没有那一丝荷尔蒙的涌动,或许他们仅仅是事业上一对互相成就的黄金搭档。在时间的见证下,专注的凝视、慎重的承诺、想要触碰却收回的手,无一不在诉说着他们的爱是在明白对方真实需求下的主动给予。
扎实的事业线、家庭线让他们那拥有生命力的爱情更添真实感,但梁友安与宋三川之间美好地无以复加的平等爱情,属实少数,我不愿称之为奇迹,而更愿意称之为一本还不错的“教科书”。《爱情而已》究竟是包裹在独立人设剧本下的玛丽苏、杰克苏剧情,还是爱情事业双线并行不悖,充满梦想、执着、奋斗的精品剧作?各位看官一看便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