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4:副刊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标题导航
2023年03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  下一期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《西游记》随感

  ○江梦笔

  妖怪与唐僧,这是《西游记》里萦绕不散的一个主题,几乎把整个基调衬托成一片愁云弥望,“打打复打打,打妖岁月长”。各种妖怪展示着强韧的生命力与战斗力,变化出一幕幕炫目的幻境。电视剧前,拍手称快的是小朋友,咬牙切齿的也是小朋友,一些纯真的问题却高深地如同哲学似的,将大人的大脑盘出了一个巨大的盘丝洞:为什么不让孙悟空翻几个跟斗去帮唐僧取经?唐僧为什么这么容易“受骗”?悟空不听话时为什么不直接念紧箍咒?为什么这么多妖怪?……孙悟空在这个机变百出的世界里疯狂上蹦下跳,就像与风车战斗的堂吉诃德,而我们所注视的唐僧,他的光芒却常常只剩下那件随身珍藏的袈裟。他们遭遇的妖怪都有自己生动的经历,有他们的狡猾与雄辩,这其中有的是村生泊长的,有的是神仙的宠物或坐骑,它们组装成这个纷繁的世相,唐僧就在这之中经历着他步步惊心的人生。

  当孙悟空厚着脸皮请出它们的主人时,所有的幻境一碰即碎。就在这样一个强与弱、责任与阻碍、色与空的博弈之间,隐约听到修行之人要面对的主题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。

  唐僧是一个怀揣着宏愿的人。在真实的历史中,他就经历了这么段坎坷的苦旅,十九年,五万多公里。在一千多年前,这个旅途是九死一生的挑战。从人生的角色上,唐僧是遁入空门的人,是“无有挂碍”之人,是为众生寻找生命的终极关怀的人;在世俗意义上,他其实也在俗世里浮沉,经历着更为琐碎的考验。他对所有生灵都充满怜悯与慈悲,而这份大慈大悲恰恰是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刚忍做支撑,另一个侧面,也是佛教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投射。

  唐僧最后抵达他所谓的彼岸,以一己之力影响佛教界,不仅因为他所具有佛性的力量,更是靠着非凡的毅力与执着。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像孙悟空一样,飞上云霄,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。实际上我们都像唐僧在自己人生之路上跋涉,遭遇种种困境,这是凡人之路。

  《西游记》中,唐僧西行一路,遇到“老虎坐琴堂,苍狼为主簿”的这样情节十分普遍,难道西天佛国就一定是所谓的桃花源吗?非也,也有敲诈勒索之辈。当一个精神高地也纠缠着不和谐因素的时候,当现实与内心遥相问难之时,修心之心如何不为所役?翻译成佛教用语,大概可以归纳为“云何应住、云何降伏其心”的问题,而佛法无边,佛借心猿(孙悟空)回应: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。

  这样的故事可以提炼出默运的、恒久的道理或更为广博的规律,它可以引领每个时代的前列而不落伍。物理空间意义上的“到达”也不意味着“成功”,人生之路可以走得更宽广,比“到达”更重要的是这一路滋生出的忍耐、慈悲、坚守与智慧。对于每个人来说,“人间正道是沧桑”,这漫漫人生路,也是你我的修行之路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综合
   第03版:侨乡
   第04版:副刊
《雨过琴书润》
垂柳之恋
癸卯春重游马限山
春思
春满金鸡山
惊蛰
舌尖上的记忆——纽囝肉鼎边糊
癸卯早春疫后游园惊艳
题亭江白眉茶
《西游记》随感
《湖光山色》
马江春潮
问梅
踏春
文笔插天罗星斗
野游即景
海峡时报副刊04《西游记》随感 2023-03-17 2 2023年03月17日 星期五